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黄龙聚焦 - 崾崄乡 - 正文

崾崄乡

崾崄乡:“三心”共创 “廉”育清风

2024/04/01 作者:王艳     来源:崾崄乡    

“这两年我们村的变化还是很大的,路面越来越平整,环境卫生越来越好,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我们村口建了广场,有凉亭、有运动器材,还建了廉洁文化长廊,各种惠民政策通过微信群就能知道,村干部服务态度也好了,我们过去办事都很方便。”黄龙县崾崄乡村民崔振国提起家乡变化赞不绝口。

随着清廉村居建设的推进,崾崄乡通过组织固廉、监督促廉、文化倡廉三举措,“三心”齐发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在全乡营造清廉文化氛围,为乡村振兴注入清正廉洁新力量。

强组织,齐心播“廉种”。一方面坚持党建引领,运用“五级联动”工作机制,发挥村党小组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包村干部定期下访、日常随访和民情收集,及时协调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有效排除廉政风险。严格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切实筑牢党员干部“铁骨丹心”。另一方面在乡纪委指导下,每个村配备2名廉情监督员,成立廉情监督小组,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到村级活动、民主评议、村务公开等治理中,搭建群众监督管理平台。目前,6个村共选出廉情监督员12人,他们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在基层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员覆盖”的监督网络,打通基层监督的“神经末梢”。

强监督,匠心修“廉叶”。村级财务流水明细、低保政策享受人员名单、专项资金使用情况都能在村务公开栏里找到,而且会发在‘村民小组微信群’里,让不在家的村民也能监督。”在崾崄村村务公开栏前,村民连连点赞。村务监督是乡村治理的关键环节,也是筑牢基层干部廉洁自律的“防火墙”。乡纪委以清廉村居建设为契机,以微信群、村务公示栏为载体,公开“三资”管理、村级工程、财务支出等内容,将基层“小微权力”运行在阳光下,让群众成为监督的主要力量,引导全乡干部克己奉公、清正廉洁。


 

强文化,正心育“廉花”。崾崄乡积极培育具有乡土味的清廉文化,厚植清廉土壤。一是打造廉洁文化宣传阵地,建成廉政小广场1处,廉洁文化长廊1处,增加显目的廉政标语3条,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建设清廉阵地,营造浓厚廉洁文化氛围。二是挖掘本地良好家风典范人物杨德成、杨书军等5人,利用村级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通过将身边人的故事讲述给身边人听,引导广大群众树新风、扬正气。三是在全乡寻找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等开展以廉洁文化为主题的书法、绘画、诗歌创作,以王俊峰为代表的“廉”主题毛笔绘画,持续在全乡宣传“廉文化”、传播“廉能量”,打造极具当地特色的廉洁文化精品,教育引导干部群众知廉、守廉、敬廉、爱廉。

清以治村,廉而宜居。黄龙县崾崄乡将进一步深化清廉村居建设,提高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