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头庙镇以建设社区综合服务楼为契机,着力打造集办公、服务为一体的便民服务中心,按照“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模式,完善了以便民服务中心为载体、以服务窗口为主体的方便、快捷、优质便民服务体系,架起了政府与百姓沟通的“连心桥”,使群众进一个门就能把事办妥,真正实现“更多地方便群众,更好地服务群众”。
一、主要做法
(一)落实两个集中,方便群众办事
大力整合政务资源,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党政、民政社保、计卫教育、村镇建设、司法调解等办所统一纳入便民服务中心,抽调工作人员8名,设立4个办公服务台, 对外公开办理众普遍关注的低保、计生、医保、社保、残疾补贴以及证照盖章等服务事项,变分散办公为集中开放式办公,真正实现了“一站式、零距离”服务。便民服务中心还将大力推行代理服务,从受理到办结为群众提供全程服务,努力让群众少跑一趟路、少进一道门、少找一个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想要办的事办好。
(二)规范办事程序,优化办理时限
针对不同事项实行形成四类的运作模式。一是直接办理。凡程序简便,可以当场或当日审批的项目,当场办理;二是承诺办理。对不能当场办理,需要审核、论证、召开听证会、公告或现场勘察的申请项目,由窗口工作人员组织勘察审核,在承诺日内办结;三是联合办理。对需要两个及两个以上办所联合审批的项目,由主办窗口牵头协调,在规定时间内办结;四是上报办理。需报上级审批的申请事项,由主办窗口部门负责上报,在规定时限内积极与上级部门联系,帮助办理;五是退办答复。对不符合条件不予批准的项目,受理窗口告之申请人不予批准的理由,明确给予答复。
(三)加强业务培训和人员管理,提高办事效率
通过强化入驻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日常监管,真正实现了“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提高为群众服务效率,杜绝以往“领导不在”引起的群众多跑路、往返跑路等现象。成立便民服务督查组,不定期督查窗口工作,对作风飘浮、敷衍应付、服务不力的工作人员,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对群众意见较大、反映强烈的,及时进行调整,并对当事人作出相应的处理。
二、取得的成效
(一)强化了服务宗旨。推行便民服务工作,打通了便民利民的“绿色通道”,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和办事不方便的问题,真正实现了“由管理到服务,以服务促发展”的根本性转变。
(二)方便了群众办事。推行便民服务工作,将服务人员的工作职责、联系电话和办事流程明明白白地公开,使群众办事该找谁、该怎么办一目了然,不跑冤枉路、不找错人、不办错事、不耽误时间,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三)转变了干部作风。推行便民服务工作,从机制上推动了干部作风转变,改变了部分干部“高高在上”的衙门作风,使“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四)推进了廉政建设。推行便民服务工作,工作人员按程序把办理过程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杜绝了暗箱操作,防止了吃、拿、卡、要现象,推进了源头治腐工作。
(五)密切了干群关系。推行便民服务工作,给群众带来了方便和实惠,拉进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干部在群众中的位置得以提高,良好形象和威信得以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