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理论调研 - 正文

理论调研

黄龙县当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9/06/17 来源:    

                                         程海龙
    近年来,黄龙县纪委监委狠抓干部作风建设纠“四风”,强化干部教育管理,努力营造“忠诚履职、勇于担当”的浓厚干事氛围,助推黄龙县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清醒意识到,我县少数党员干部仍然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为确保中省市纪委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推动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取得扎实成效,按照市纪委要求,我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迅速安排专人围绕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这一主题深入开展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开展情况
    (扎实安排部署,确保任务落实。黄龙县集中整治活动开展以来,县纪委监委以上率下,抓早动快,集中学习《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意见》,坚持问题导向,制定下发了《黄龙县纪委关于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实施方案》,列举了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改进学风文风会风4个方面13项整治重点,注重从基层反映、群众诉求、网络热议中查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通过持续学习强认识、对号入座查问题、深入剖析找病根、务实戒虚促整改、建章立制管长远。要求抓学习教育突出“深”、抓查摆问题突出“准”,抓整改纠治突出“狠”,抓建章立制突出“实”,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改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
    (二)纪委监委先行,带头示范引领。县纪委监委在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中先学先行,把整治工作与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有机结合,同步落实。组织全体纪检监察干部开展专题学习讨论,班子成员带头发言谈认识、谈落实,在深化消化转化上下功夫,其他党员干部对照检查、认真梳理查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存在的问题,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纪检监察干部配发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剖析》,作为集中整治工作的指导性书籍,提高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处置问题线索核查工作的效率和对问题线索准确定性,确保党员干部学深悟透、入脑入心,筑牢理论基础,提高思想认识,补足精神之钙,为全县党员干部示范引领。
    ( 开展自查自纠,认真查摆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对照方案要求,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工作。抓住关键少数,县级“四套班子”成员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带头落实自查整改责任,以上率下,压实压紧“两个责任”,认真排查梳理出4个方面13条共性问题,制定整改台账,切实做到自查、自省、整改、提高。7个乡镇和35个部门负责人在自查自纠过程中,分别列出了各自问题清单,切实制定了整改台账,确保责任落实到人,对查出的问题认真整改销号,并建立长效机制。
    ()强化督查检查,严肃执纪问责 充分发挥群众来信、来访和网络举报平台作用,全县各乡镇、部门、单位设立了信访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畅通举报渠道,广泛收集问题线索。县纪委监委主要领导要求把集中整治工作作为当前一项政治任务来抓,持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既要在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中履好职、尽好责,又要坚持刀刃向内、深查彻改,带头转作风、树新风。尤其对“五个专项治理”及扶贫领域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拉网式监督整治,重点纠治扶贫政策、资金、项目等信息不公开、不透明,工作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不彻底解决绝不放过,确保党的扶贫惠民政策落地生根。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线索16件,立案查处13件,党纪政务处分15人。
    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具体分析
    经调查研究发现,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是相互关联、沆瀣一气的,官僚主义导致了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助长了官僚主义,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学习不扎实。对学习敷衍了事,认为学不学无所谓,特别是把理论学习当成软指标,时紧时松,形式单一,质量不高,既不联系思想实际也不联系工作实际,满足于读读报纸,念念文件,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有的强调没时间学,却成天忙于不必要的应酬;有的学习不刻苦,不钻研,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有的理论与实际脱节,照本宣科,不去用或者不会用理论武器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有的断章取义,各取所需,在“弄通”上用力不强;有的存在实用主义倾向,用什么学什么,与工作关系密切就学得多,其他则学得少;有的学习是为了应付检查,在巡察中发现,部分单位干部在学习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知识时,出现心得体会从网上下载、个人对照检查材料互相抄袭、单位主要领导的学习笔记由他人代写等现象。总之形式主义者不是在那里真正学习理论,而是在做表面文章给上级看,糊弄老百姓。
    (二)宣传报道重形式。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宣传工作被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但现实中有部分单位不是为宣传而宣传,而是拿宣传作秀。比如乡镇一个会议安排了五项工作,只需一篇文章进行报道即可,但实际情况是一帮人开会,更换五次会标,写出五篇报道;有的乡镇和部门专门成立通讯小组,明确写作任务,出台考核办法,致使“闭门造文”现象层出不穷,虚假消息屡禁不止,甚至出现剽窃、抄袭现象;有的乡镇和部门只要单位领导有动向,无论是组织开会、学习还是研究工作,不管是否具有宣传效果,都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宣传,表现领导功绩。
    (三)工作落实不务实。存在文山会海现象,把会议和文件作为开展工作的唯一手段,热衷于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工作的安排、布置和检查,总离不开会议和文件,导致会议重复开,文件不停发;有的单位认为会议召开了,领导讲话了,文件下发了,就等于工作落实了,在实际监督检查上不够深入和具体,导致上级精神永远飘在上面、无法“着陆”;有的单位建立多个QQ群和微信群,遇事只在群里安排部署,不注重落实和检查,致使工作“虎头蛇尾”,如2019年国家爱卫办在黄龙县进行“创卫”验收,三岔镇李家庄村民小组长张广财只通过微信群通知的方式,让村民参与打扫卫生,未进行督促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也没有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导致李家庄组卫生打扫不彻底,被通报批评;有的领导干部大小讲话都要文书起草讲话稿,只注重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缺乏实际调查和对生活实践的深刻了解,缺乏对实际问题的深入研究,讲话内容不符合实际,套话大话空话比比皆是。
   (四)调查研究走秀式。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但有的干部调研只看形式不重实效,只看亮点不看问题;有的干部到基层只见干部不见群众,只看材料、听汇报不深入实地了解实情。如黄龙县经发局以工代赈项目办主任万凤兰,在崾崄乡白城桥村生产生活用桥项目验收中未实际参与验收,只根据工作人员汇报就签署了合格意见,造成国家专项扶贫资金21.8万元实际只投资了6万元,15.8万元被套取、挪用;有的领导到基层调研作指示多,虚心求教少,开展一般性调研多,带着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少、蹲点调研更少;有的领导到工作突出的地方调研多,到情况复杂、问题多、矛盾突出的地方调研少,导致调研走马观花、了解不到实情。
    (五)民生工程不保持。示范点打造已成为推动一项工作的有力举措,目的是要达到以点带面的辐射效果,然而在基层,一些乡镇以领导的喜好和判断为标准,热衷于打造“亮点工程”,把打造示范点当作走秀的舞台。比如去年在某村打造一个百亩蔬菜种植基地,来年不考虑如何把百亩提升到千亩,而是换个花样,在原址上打造中药材种植基地,致使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很难做大做强;又如今年在某村打造人居环境示范点,花费很多人力财力,待各级领导检查后,来年又将人居环境示范点转移到另一个村,对前一个示范点不闻不问,任其自由发展,最终前功尽弃。
    (六)服务群众太“现实”。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推进,群众到政府部门办事“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已不复存在,但因好人思想和个人私欲作怪,现在面对来办事、解决问题的普通百姓,熟人一路绿灯,对陌生人则笑脸以材料不全、领导不在等理由多方搪塞,互相推诿,以各种借口“打太极”,让办事群众来回折腾、处处为难。
    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产生根源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历经千辛万苦在实践探索中取得的宝贵成果,对我们各个领域的实践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但现实工作中有许多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仅是为了学习而学习,理论水平很高,达到了知的目的,没有深刻领会其精神要义和实践内涵,不完全相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以促进工作,更没有用其来指导实践,知信行三者没有做到有机结合和融会贯通,使学习流于形式。
    (二)价值观念不正确。现行的考核制度下,拿成绩说话成为最保险的砝码,有些上级领导检查、考核、调研喜欢前呼后拥,造声势、广宣传,搞“大伙演、领导看”的走秀式表演;有的上级领导不深入实地,了解情况靠下级上报材料或听汇报。这些官僚主义促使下级为了在考核工作中拿到优秀或好的名次,不惜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装潢门面、求轰动效应、造假数字、搞面子工程,以此引起上级领导注意,提升个人提拔使用的资本。
    (三)制度建设不完善。我国在许多方面的制度还不健全,干部政绩的评判标准和体系还不够规范,干部监督机制还不完善,这就给少数执掌权力或接近权力的意志薄弱者搞以权谋私提供了可乘之机,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得不到及时纠正并得以蔓延。
    (四)执纪问责力度小。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之所以难以根除,就是其在表现形式上不好区分、不好定性,有欺骗性和模糊性,往往都会给自己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纪检监察机关不易辨别、不好处理,致使查处的案件数量少,2012年至2018年,全县共查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案件14件,占执纪审查数量的10.3%,处分20人次,其中巡察移交线索查处2起,处分5人,占查办案件的5.6%,没有形成强大的震慑效果。
    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对策建议
    要根治这些顽疾,就要抓住主要矛盾,一鼓作气、一抓到底,采取有效措施,主动查找、找准病根、对症下药,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与决心,把作风建设一抓到底,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一)发挥领导示范作用。铲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抓住关键少数,要让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以身效尤、以上率下,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将问题找准找实找具体,带动大多数党员干部,通过自查自纠,本着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整治什么问题的原则,对突出问题进行分类处置。
    (二)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一些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缺钙”,对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党员干部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早提醒,进行批评教育,并不断加强学习教育,摒弃陋习。坚持把创新创优实绩和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评价任用的重要依据,以问题为导向、以务实为追求选拔干部,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锤炼过硬的政治素养,激发顽强的实干精神,强化推动发展、为民服务的责任感、使命感,有限遏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滋生蔓延。
    (三)健全完善相关制度。解决领导干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问题,解决好对领导干部和各级党政部门工作实效的考核问题,让党员干部把主要精力从应付检查、弄虚作假转变到实实在在的工作中。特别是在各种工作的方式和程序方面,要坚持制度化、规范化,习惯于按科学的程序来推进工作。
    (四)加大执纪问责力度。牢牢抓住重要时间节点,注重研究把握新动向、新表现,加大明察暗访力度,深入摸排问题线索,及时发现和查处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对无视纪律规矩,依然我行我素的顶风违纪行为严查快处,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到位,仅2019年第一季度,处置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线索16条,立案13起,处分15人,占执纪审查总数的37.1%。同时,把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为巡察工作的重点内容,加大巡察线索查处力度,强化巡察结果运用机制。
    (五)通报曝光形成震慑。对存在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问题突出的党员干部,坚持查处一起、通报曝光一起、教育一批。如县纪委在查处黄龙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站长王萍官僚主义一案中发现,王萍在对黄龙县崾崄乡白城桥村任家政家房屋进行鉴定时,未核实房屋真实归属,也未见到任家政本人,对原不属于任家政的砖木结构房屋进行鉴定,并在危房改造对象认定表上签字确认,在后续安全住房评定过程中未到现场进行查看,在听取干部丁震的报告后,同意由丁震在危房改造安全住房评定意见表上代其签字,最终造成崾崄乡套取国家补助1.45万元,县监委给予王萍政务警告处分,并将此案例作为典型通过文件和官方网站点名道姓公开通报曝光,以身边人、身边事警示广大党员干部。今年第一季度,共通报曝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案例13起15人,充分发挥典型违纪案例的教育、警示和震慑作用,进一步释放越往后越严的强烈信号。